省擔保公司正在探索的新型擔保之路
2018-09-21
來源:江蘇金融匯 記者:胡春歌 陳蘇寧
原文網址:http://wemedia.ifeng.com/79348498/wemedia.shtml
6月12日下午,在中山路338號江蘇省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省擔保公司)的會議室里,省擔保南京分公司向現場的6家金融機構,介紹了公司最新的兩大科技金融專項產品 ——“知慧?!焙汀鞍賰|融資項目”。
這兩只產品都是為科技型企業量身定制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案。
至此,國內擔保行業首次將知識產權、金融工具和科技企業聯系起來——省擔保公司開啟了探索新型擔保之路的變革模式。
必須創新
這次會議結束半個月后,我們在省擔保公司見到了董事長胡昌林。
作為江蘇第一代擔保人,胡昌林對國內擔保行業的發展、江蘇擔保公司的起落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當問到: 為什么要推“知慧保”和“百億融資項目”這兩只專項產品時,胡昌林十分有感觸地說:“我們一定要從傳統擔保機構向新型擔保機構轉化!”
胡昌林回憶過去20年國內擔保行業的發展時介紹,1998年國家發改委成立了中小企業司,通過調研,在全國選了四個地方做試點,成立了擔保機構,開始擔保業務。其中一個試點就在江蘇鎮江,那里也誕生了江蘇最早的國有擔保機構。
經過1998年到2002年的試點后,國內陸續出現了一些擔保機構,但是當時總數也不超過100家。2000年至2002年,省級擔保出現。2005年以后,擔保機構開始蓬勃發展,國有的、民營的,高峰期可能達到800多家,魚龍混雜。接著就是隨著監管的加強、市場的變化,很多沒有實力的、民營的擔保機構退出市場。目前剩下來的基本都是國有的、大型的擔保機構。
胡昌林表示,一直以來,社會上對擔保行業的認識比較淺,基本停留在傳統擔保階段,“但是市場一直在變化,這個市場要求我們必須創新,才能走得長遠。”
內外驅動
這種變化可能來源于外部政策和自身需求。
首先是宏觀經濟上,在目前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整個擔保行業增速放緩,代償上升,擔保公司風控能力和擔保實力面臨挑戰。但同時,擔保行業資本實力和業務規模均保持增長,業務創新又將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其次,從政策和監管上,2017年8月,國務院公布《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在國家層面明確了融資擔保行業服務小微和“三農”融資的重要作用,以及政策扶持對于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的必要性。2018年4月,銀保監會又發布《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四項配套制度,進一步為不同類型的融資擔保機構業務發展方向明確了思路。
從區域看,實際上,在本輪經濟深化改革中,江蘇省政府將國有擔保機構定位于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之一,而由于擔保機構的業務特性,整個擔保行業可以被看做是省內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對于擔保機構自身而言,在當下的經濟環境和商業變革中,傳統擔保不具備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
“銀行是合規性文化,擔保在這方面是肯定比不上銀行的,所以擔保公司要做的是創新性文化,只要風險可控,我們就要做模式和產品的創新?!焙终f。
在胡昌林看來,新型擔保,是銀行的拾遺補缺,核心是與金融機構的廣泛合作。
目前,省擔保公司已經和48家金融機構簽訂了協議,包括信托、租賃、小貸、保理……創新的邏輯是:只要金融機構有資源、有社會風險共擔意愿,就能夠合作,能夠實現利益共享。
“銀政擔”模式
胡昌林表示,國資擔保公司最大優勢就是國家給的“信用”。借助“信用”,做好資源整合,為中小企業服務,實現從傳統擔保向新型擔保的轉化,“我們現在就是要推銀政擔模式?!?/span>
所謂的“銀政擔”模式,就是銀行+政府+擔保。銀行做資金通道,政府起推動作用,擔保做兜底。
在“銀政擔”模式的思路下,省擔保公司具體操作了三件事:一是推出“知慧?!?/span>,二是推出“百億融資”,三是打造交易市場。
這三件事都是圍繞一個內容——“知識產權”,為了讓創新型企業能夠通過“知識產權”實現融資擔保。即促進知識產權和金融資源有效融合,拓寬創新型企業融資渠道。
但每一個創新之初,都有它的痛點。
胡昌林告訴記者,對于創新型企業來說,知識產權是一個非常好的融資擔保標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知識產權的融資擔保工作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估值難,知識產權說到底還是無形資產,目前國內對無形資產的評估標準不明確,評估機構稀缺,權威性、公信力不夠。二是知識產權登記、保護過程的時間超過了銀行貸款期限,行政管理和知識產權融資擔保工作的特性不相符合。三是交易難、流轉難。
“這些問題我們都在一一解決,省政府和相關科技部門也非常重視,現在在科技會堂那建了一個科技企業交易市場,已經掛牌了,等待企業入駐?!焙终f。
此外,省擔保公司還和“我的麥田”知識產權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合作,并在省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建立了服務江蘇省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網絡,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嘗試解決知識產權金融業務中的問題。
三個定位
雖然創新,但是仍然要堅持金融機構審慎、穩健的作風。
采訪中,胡昌林反復提及,創新和合規并不矛盾,金融機構一定要跟著國家政策走,國家扶持什么,金融機構就要支持什么,在國家的指導下實現業務的創新。
事實上,為了響應國家對中小微企業、“三農”的扶持,更好地為小微企業、“三農”服務,省擔保公司調整了組織架構,陸續成立了普惠金融部、產業金融部、創新金融部和產業金融部。
用胡昌林的話說,擔保也要打造專業的產品、專項的流程和專業的團隊,要精準化服務、精細化操作。
“我們現在有三個定位:一是要做中小微企業和經濟實體融資服務商;二是為科技型、成長型企業提供定制化融資方案;三是夯實社會信用基礎。在行業上,我們今年的重點是,在知識產權領域探索,在三農領域試水。”胡昌林介紹。
可以看到,省擔保公司的科技金融、創新金融之路已經開啟。
此前,胡昌林曾表示,科技金融產品在推廣階段,要做好“樣板房”“試驗田”。要提升審批效率,200萬元以內的純信用擔保,應做到見貸即保,200萬元以上需要其他資產進行補充的擔保項目,應做到與銀行同步審核。
需要提及的是,創新之下的風控工作上,目前省擔保將風險管理分為三塊,即產品審批、非產品貸前審批、保后風險管理,在傳統風險控制流程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分類細分,利用好大數據信息,提升效率,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慢難題。在平衡好收益與風險上,省擔保公司未來將視市場對產品的認可程度進行相應風險定價,合理配置資源,解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